,评定班子档次,及时加强班子整改。加强村帐乡管工作,坚决杜绝流于形式、敷衍塞责、蒙混过关的现象。坚决实行以财务为主的村务公开制度,向村民公开计划生育、公共项目、财务收支等情况,经营管理部门要定期督促检查。要强化村级“一事一议”制度,不能搞几个人说了算。要强化对村级财务的审计工作,由乡镇纪检书记牵头,每年对各村的上级政策性资金(如退耕还林、粮食直补资金等)和其他村级收支情况进行审计,向市纪委提交审计报告,通报全市,对严重违规违纪者给予严肃处理。
建设新农村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,需要科学规范,精心指导;需要各级各部门关心支持,联动帮扶,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;需要社会各界成千上万的志愿者积极参与,奉献爱心。只有全社会同心协力,真抓实干,每年才能办几件群众看得见、摸得着、能够得到实惠的事情。希望各部门、社会各界人士,要以对农业、农村和农民的真情实感,为新农村建设尽职尽责,作出积极贡献。
(三)突出全民创业,在民营经济发展上开创新局面
创业是发展之本,富民之基。今年,要把全民创业作为中心工作来抓,掀起民营经济发展新高潮。
1、营造创业氛围。要强化政策宣传。年初,市委、市政府出台了《关于鼓励和促进全民自主创业的若干意见》,包括了财政、工商、人事、劳动和社保、卫生等职能部门的7个实施细则,这是指导全民创业的政策性文件。各级各单位要大力宣传,切实营造出“想创业、能创业、创大业”的政策环境。要强化典型宣传。认真组织开展争创“10强民营企业”、“10强个体纳税大户”、“10强民营品牌”、“10强创业之星”评选活动,逐月推出典型,进行重点宣传,年终表彰挂牌,在全社会营造出“群众创业不怕扰乱子,干部创业不争位子,全民创业赚票子”的浓厚氛围。
2、突出创业重点。要鼓励广大群众不拘形式,不拘规模,宜工则工、宜农则农、宜商则商,规模不论大小,只要不违法,干起来就行,让一切有利于全民创业的潜能充分释放。要突出抓好五个方面:一是突出“小规模、大群体”,围绕楠竹、矿石等特色产业板块集聚创业;二是突出“搞加工、活流通”,依托农业产业化创业;三是突出“进社区、搞服务”,促进服务业发展创业;四是突出“学技术、学管理”,加快在外人员回乡创业;五是突出“建市场、育特色”,依托专业市场创业,努力形成小商品、大市场,小区域、大发展的格局,带动民营经济大发展。
3、培育创业主体。要有的放矢的推动“五个一批”,形成全民创业的燎原之势。一是鼓励一批干部带头创业。对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人员辞职创办、领办经济实体,视具体情况一次性发给本人3-8年基本工资的辞职金;鼓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停薪留职参与创业,一次性停薪留职一般为3-5年。二是鼓励一批大中专毕业生、军转干部、退役士兵、企业单位科技人员、下岗职工、城镇失业人员等积极参与全民创业,给予3年的扶持期,在扶持期内可凭证享受工商登记、小额信贷支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。三是激发一批群众自主创业。要鼓励城乡群众把资金用到创业上,积极参与到创业大军中来,不断壮大民营经济队伍。四是引导一批能人创业。要大力实施“回归”工程,各乡镇认真清查在外能人,登记造册,加强联系沟通,动员他们回家乡发展。五是推进一批民营企业二次创业。要引导现有民营企业围绕产品开发、产业配套、市场开拓等,不断上项目、扩规模。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创品牌,对创建的省级、国家级的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,分别给予5万元、20万元奖励。力争通过几年努力,全市要培植一批产值过5000万元、税收过百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。
4、配套改革推进创业。要痛下决心,集中精力,集中财力,加大工商企业改制力度,加快“两个置换”,年内争取完成18家国有工商企业的改制,力争两年内基本完成改制任务。要以“减人、减事、减支”为目标,按照“总体规划、分步实施”的原则,启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,年内合并2-3个小乡镇。长安镇撤镇设办事处、居委会改社区工作要同步推进,5月份到位。要按照“截流、分流、入流”的要求,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,对全额行政编制一脚踩死,对有盈利的事业单位编制人数实行严格控制,适当补员,但总人数只减不加,超编和经营状况不好的单位差额和自收自支编制一律停办。清理临雇人员,分流超编人员。对超编严重的单位,每年确定20-30%的比例分流,实行目标管理,对分流好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。对全市现有38个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逐步推向市场,整体转为企业单位。对重要岗位、缺编严重的单位,可采用公开招聘方式,适当引进人才。
(四)突出队伍建设,在干部作风上展示新风貌
做好临湘的各项工作,加快临湘发展,关键要有一支德性好、能力强、作风实的干部队伍。今年我市在干
上一页 [1] [2] [3] [4] [5] [6] [7] [8]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