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计方案。减少设计上的“差、错、漏、碰”,为降低工程造价、缩短建设时间创造前提条件。严格控制工程预算,硬化施工合同中关于造价标准的控制,强化对资金投入的动态控制。大力开展现场节支降耗活动,最大限度地发挥建设资金投入效益。
3.扎实细致工作,为全路第六次大提速作好全面准备。全路第六次大提速将在我局开行时速200公里动车组,这是实现铁道部提出的“东部铁路基本实现现代化”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关键起步,社会瞩目,意义重大。同时,我局管内京沪线、陇海线也在大提速范围之列,承担的任务十分艰巨。各单位要统筹兼顾,倒排计划,扎实推进,在继续抓紧目前已经进行的准备工作同时,从速抓好三项工作,确保今年10月1日前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到位。
——抓紧修订完善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。有关部门、单位要围绕电气化铁路开通、大提速和CTC、GSM-R、动车组等新技术、新装备的投入运用,抓紧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,10月1日前要完成规章制度的清理、补充、修订以及各层次、各部门、各类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职责的界定,建立完整配套的安全管理制度。
——抓好人员培训工作。要集中时间突出抓好电气化铁路安全业务知识培训。对在电气化铁路区段作业的各类人员必须实施全员培训;对运输一线岗位的干部职工要重点强化培训,切实达到真知、真会。要严格把好考核关,所有人员必须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。
——切实抓好时速200公里的设备质量。重点是确保线路、机辆、供电设备质量,满足时速200公里运行安全要求。建设、施工和各有关站段要形成合力,抓紧解决在胶济线动车组综合试验中发现的问题,确保设备质量良好。特别要在路基线路稳定、平顺度、机辆走行部、供电设备的稳定性等方面下功夫,保证提速安全的万无一失。安全标准线建设是提速配套工程,要乘借第六次大提速东风,加快推进全局六大干线提速安全标准线建设,以确保按期实现目标为基础,进一步巩固质量、提高标准,达成示范线的要求。
(五)强化基础管理,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
努力构建与新体制、新布局相适应的依法治企、科学规范、运行高效的管理体系,不断提升全局经营管理水平,提高整体管理效能,确保全局经济运行健康发展。在全面强化各项基础管理的同时,结合当前的管理实际,重点强调四个方面。
1.强化财务管理。坚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,有关领导和财务人员要突出抓好五项工作:
——加强资金管理,确保资金安全。各单位主要领导及分管人员,必须把资金管理作为突出重点,增强资金安全意识。一要强化资金归口和集中管理,严格执行部、局关于资金管理和银行账户管理的规定,坚决撤销违规账户。二要严格大额资金审批报告制度,严禁先斩后奏。三要强化责任落实力度,落实单位负责人、分管领导和财务主管的资金安全责任,发生资金安全问题,严肃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经济责任、行政责任直至法律责任。四要加强债权管理,采取有力措施,加大清欠力度,减少企业损失。
——加强收入管理,确保完整上缴。加大对运输收入的稽查管理力度,严格运输收入纪律。各站段必须把确保运输收入完整上缴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“红线”,凡属于运输收入范畴的收入,必须保证完整无缺、及时上缴。凡是在运输收入方面出现问题,一律按撞“红线”论处,坚决追究主要领导责任。
——强化资产管理,实现保值增值。在全面加强资产管理的同时,集中力量对生产布局调整、既有线改造以及设备更新换代形成的大量土地、房屋、设备等闲置资产调查摸底,建档封存,保证安全和完整。路局将于近期研究闲置资产处置方案,盘活资产,优化配置,提高效益。
——推进预算管理,加强成本控制。根据生产布局微调后的情况,路局将调整有关单位成本预算。各单位要根据运输生产变化情况和调整后的预算,严格控制支出。按月动态调整预算支出项目,做到均衡支出,不得在路局下达的支出预算之外新开支出口子。继续强化节支降耗工作,落实部门、站段、车间、班组、岗位责任,确保完成节支降耗目标。大力压缩乘用车、会议费、招待费等,减少非生产性支出。
——掌握政策法规,强化基础管理。一是要提高财务人员素质,精通业务,掌握政策,准确处理每一个账项。二是用心工作,精细操作,确保每笔业务无差错。三是严肃纪律,严格职业操守,杜绝违规违法行为。四是加强调查研究,掌握实情。一方面为基层分忧解难,一方面积极反映情况,加强沟通,取得政策上的支持。五是
上一页 [1] [2] [3] [4] [5] [6] [7] [8] [9] [10] ... 下一页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