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动,继续抓好农村电影“2131”工程,完成农村5xxxx以上的自然村广播电视“村村通”工程。要深入发掘、整理和开发民族民间文化遗产,如三岔乡就可以挖掘光大“傩戏”民间文化,红土乡可以大作“女儿会”传统习俗文章;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办村文化图书室,建立“文化中心户”,引导农民掀起学科学、学文化的热潮,从而带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。要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。要以创建文明村镇、“文明户”、“五好家庭”、“卫生户”等活动为载体,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、破除迷信、移风易俗,抵制腐朽文化,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,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。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。没有稳定就谈不上“文明”。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,我们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:一是要认真做好信访工作。近两年来,我们结合贯彻《信访条例》,明确了责任,完善了制度,处理了一批信访案件,使信访秩序有了明显的好转。对于信访工作,我们不要怕,不要躲,不要拖,要想办法解决。要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,要尽量将问题解决在基层,解决在萌芽状态,不能等事情闹大了才开始重视。一个地方不怕出信访问题,关键是出了信访问题要依法依政策妥善处理。二是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。随着“两路”建设的开工和我市水电、矿产等资源的逐步开发,安全生产的压力也越来越大。我们要强化“安全生产重于泰山”的意识,把责任分解到人,把监管工作落实到位,把安全隐患解决在初始阶段。三是要加大农村“治安中心户”建设力度。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证明,农村“治安中心户”在矛盾纠纷调解、治安巡逻、邻里关照、法律宣传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。到2005年底,全市农村已建“治安中心户”600xxxx户,覆盖了全市80的农村居民。我们的作法被中央领导称为“这是群防群治的好经验”。既然是好经验,我们就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,不能“墙内开花墙外香”。2006年,在“治安中心户”建设上要努力达到“四个100,一个80”的目标,即全市“治安中心户”覆盖面达到100,群众对户长知晓率达100,户长对辖区基本情况熟悉率达100,民警对户长熟悉率达100,发挥作用的户长达到80以上。要通过扎实开展“治安中心户”建设,促进农村社会政治稳定,农民群众安居乐业。同时,要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,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,制订乡规民约,引导农民自我教育,自我管理,自我约束,遵纪守法,团结友爱。
第四,深入开展“五改三建”,促进农村村容整洁。“五改三建”是实现农村村容整洁的基础性工程。今年1月15日,中国新闻社专门对我市文明新村建设进行了采访,采访团在实地考察以后,对于我们总结推广的“五改三建”给予了高度评价。我市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不容易,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们必须要把这一模式坚持好、发展好。一是要有步骤、有重点的搞好文明新村提档升级。我市开展“五改三建”的面比较广,但效果有好有差,建设质量差参不齐,有的是面上花,有的是路边景,建设成效好的还是少数。为此,市委、市政府决定先选几个基础好、有条件的村作为试点,逐步搞好提档升级工作。今年,全市要突出抓好灯笼坝村、石桥子村、九根树村、高拱桥村等文明新村建设的提档升级工作,今后每年按比例逐步推进,力争通过3—5年的努力,使我市文明新村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。二是科学搞好乡村建设规划。要从实际出发,科学规划乡村的村容建设,做到整洁有序,现代而富有民族特色。具体地讲,就是要因地制宜建设整洁有序的乡村家园,规划和建设农村的生活垃圾区、污水沟、厕所、畜禽栏舍等,使农村生态环境良好,农民生活环境优美。在这方面,红土乡大河沟村、芭蕉乡天桥“茶廊一条街”以及白杨坪乡九根树等村搞得比较好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学习借鉴,条件不足的地方也可以因地制宜,从一家一户的环境卫生抓起,逐步规划和建好农民居住小区,改善农村环境。三是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。要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,逐步完善农村道路、水电、通讯等配套设施,让农民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。今年全市重点抓好1.xxxx口沼气池建设和致富园的建设,继续按计划抓好“五改三建”的其他工作。全市要完×××际公路长湾至太山庙段、通乡油路恩屯公路建设,建设通村油路、村级断头路各50公里。要加强乡村公路的养护管理,加大便民桥的建设力度。要抓好水土流失治理,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。四是抓好乡镇集镇建设。我们早在1999年就出台了《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决定》,提出了“1626”发展规划。近几年来,许多乡镇在集镇建设上都有了新的突破。如崔坝镇抓住集镇商住楼市场需求旺的机遇,通过招商引资,引入湖南客商投资100xxxx元对北部老街进行改造,拆除旧房600xxxx米,修建了长80xxxx、宽3xxxx的水泥街道。白杨坪乡、三岔乡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,按照“谁投资、谁经营、谁受益”的原则,在集镇修建了公厕和停车场。龙凤镇引
上一页 [1] [2] [3] [4] [5] [6] [7] [8] [9] [10] ... 下一页 >>